新闻动态当前位置:首页 >公司新闻
公立医院数量、规模如何发展?国家卫健委答复了!
作者:管理员    更新日期: 2021年04月07日 11:08:30     责任编辑:管理员        


此前,有全国人大代表提出《关于增加公立医院数量、扩大公立医院规模的建议》与《关于有效放宽公立医院数量和规模限制的建议》,近日,国家卫健委对此进行答复并在官网上公布。


图片.png

图片.png


《答复》称,公立医院改革是深化医改的核心内容之一,优化公立医院资源配置,对促进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和提高民生保障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2015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全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纲要(2015-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纲要》),提出合理控制公立综合性医院数量和规模的要求,明确了每千常住人口公立医院床位数和县办、市办、省办及以上单体公立医院的床位数,各地在制定区域卫生规划时要充分考虑地方实际,合理把控公立医院床位规模、建设标准和大型设备配置,禁止举债建设和装备。


根据《规划纲要》要求,国家卫健委指导各地印发实施省、市、县三级区域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进一步优化各地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切实提高医疗服务能力和医疗服务可及性。


《答复》称,为认真总结新冠肺炎疫情经验教训,加快补短板、堵漏洞、强弱项,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医疗卫生服务需求,国家卫健委正在研究制订推进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措施,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坚持政府主导、公益性主导、公立医院主导,坚持医防融合、平战结合、中西医并重,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围绕构建新体系、引领新趋势、提升新效能、建设新文化、激活新动力等方面,推动公立医院发展方式从规模扩张转向提高质量效益,运营模式从粗放管理转向精细化管理,资源配置从增加物质要素转向人力资源发展,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公平可及、更高质量、更有效率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


推动各级政府全面落实对符合区域卫生规划的公立医院基本建设和设备购置等投入政策,加大对中医医院、传染病医院的支持力度,积极稳妥推进化解公立医院符合规定的长期债务,支持公立医院依法依规接受社会捐赠。


同时,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群众医疗服务需求和重大疫情防治需要,国家卫健委正在研究修订全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科学确定公立医院和社会办医院的数量、规模及布局,合理调整公立医院的床位配置标准,支持部分实力强的公立医院在控制单体规模的基础上,适度建设发展多院区,发生重大疫情时迅速转换功能。此外,国家卫健委还将继续完善社会办医政策,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元化医疗服务需求。


推进现代医院管理制度试点


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底,全国公立医院共11930家,人员数和床位数分别为600.2万人和497.6万张,占全国医院人员总数的77.1%和床位总数的72.5%;医疗服务能力不断提升,诊疗人次和入院人数达到32.7亿和1.75亿,分别占全国医院诊疗总人次的85.2%和入院总人数的82.6%。全国社会办医院22424家,占全国医院数量的65.3%,诊疗人次和入院人数分别占14.8%和17.4%。


在《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5272号建议的答复》中称,国家卫健委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大卫生大健康理念,坚持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补短板、强弱项,持续深化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推进建立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试点,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


一是 健全公立医院和医务人员绩效考核机制,完善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启动二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将疾病预防控制、公共卫生应急、健康促进与教育等纳入考核范围,进一步强化公立医院的公益性。


二是 建立和完善医疗服务价格动态调整机制,抓住药品耗材集中采购、取消医用耗材加成等降低药品耗材费用的窗口期,及时进行调价评估,达到启动条件的稳妥有序调整价格。


三是 落实“两个允许”要求,全面推开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指导地方完善公立医院薪酬总量核定、内部绩效考核和收入分配办法,建立健全公立医院保障与激励相结合的运行机制。统筹盘活用好医疗卫生领域编制资源,重点用于加强公立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各级疾病预防控制等公共卫生机构编制配备。


四是 推进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付费国家试点和按病种付费,健全医保经办机构与医疗机构之间的协商谈判机制。探索紧密型医疗联合体实行总额付费,结余留用、合理超支分担。


五是 有序扩大国家组织集中采购和使用药品品种范围,开展高值医用耗材集中采购试点,鼓励由医保经办机构直接与药品生产或流通企业结算药品货款。


六是 续推进区域医疗中心建设,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和均衡布局,建立与区域医疗中心相适应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健全分级诊疗制度,加快推进城市医疗集团和县域医共体网格化布局建设,深化县域综合医改。完善医防协同机制,增强公立医院传染病救治能力。加快“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医药卫生领域的应用。


推进公立医院改革发展


在《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6293号建议的答复》中提到,国家卫健委将深入贯彻《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继续做好下一阶段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研究制定和实施工作,认真研究“十四五”期间推进公立医院改革发展的配套政策,坚持中国特色公立医院改革发展方向不动摇。


一是 优化公立医院布局和体系建设。将公立医院作为维护国家安全的战略性基础设施,形成特色鲜明、功能互补、错位发展、有序竞争的公立医院发展格局。


二是 提高公立医院规模和建设标准。“十四五”期间开展医院基础设施改造和设备升级,提高建设前瞻性和现代化水平。支持部分实力强的公立医院发展单体多院区模式,发生重大疫情时迅速转换为传染病收治定点医院。


三是 强化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以满足重大疾病临床需求为导向,加强临床学科和重点专科建设,发挥大型综合医院的科技创新核心作用,深化医教协同。


四是 大力推进公立医院信息化建设。支持公立医院建设医疗信息基础设施,拓展“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打造数字医院、智慧医院。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其他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对其负责!